世金总会组团节前走进瑞安
本站讯 (金利明、金标摄影报道)应当地宗亲邀请,4月3日,世界金氏宗亲联合总会组团,由副主席金瑞国、金云山、金松率领,赶赴浙江东南第一大都市温州,走进被称为“天瑞地安”城市的瑞安,走访了居住在这里的金氏宗亲,和他们一道上山祭扫金氏肇基祖之一的宏基公,缅怀金氏先祖开拓创业之功,共同谋划金氏宗亲事业发展之策。
集结:几经周折会瑞安
秘书处决定组团赴瑞安开展走访宗亲活动的消息传出后,得到总会领导和各地分会的积极响应。东西南北各地宗亲,便从千里之外赶来瑞安市集结。
由于活动时间刚好赶上清明小黄金周,往来航班和火车票务都十分紧张,为了能够及时赶到瑞安,大家只好使尽浑身解数,化解交通困难。总会副主席、广东南洋理工学院客座教授、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金云山,买不到直达温州航班,他只好从广东中山市自驾车赶往广州白云机场、乘坐飞往福州航班,然后乘坐动车到温州南站,并于2日晚上10点多赶到瑞安集合。4月1日赶往陕西省茂陵祭拜日磾公的湖北省金氏宗亲会金明华、金长韬,当天晚上连夜赶回武汉,2号一早又从武汉飞往厦门,再乘坐动车赶到瑞安。广东潮汕金氏宗亲会会长金沛光带领3位分会领导从汕头出发,自驾车到厦门,然后乘坐火车到瑞安。在义乌发展的总会副主席金瑞国也自己开车赶到瑞安。所有参加活动的宗亲都在2号晚上集结瑞安,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。
扫墓:缅怀先祖开拓功
4月3日上午,大家集结瑞安市湖岭镇四顾山麓。9点时分,在金锦棉、金绍金、金定斌、金海京等热情宗亲的陪同下,总会副主席金瑞国、金云山、金松、福建金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金昌营、福建省金氏宗亲会副秘书长金能滔、湖北省金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金明华、代理秘书长金长韬、广东潮汕金氏宗亲会领导金沛光、金昂正、金绍藩、浙江省苍南县金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金细仓、金孔爱、金邦龙、金招崇,江西赣州金氏分会筹委会副主任金久发等,抬着花篮,慢步走进四顾山下宏基公墓园,追思这位开基创业瑞安的金氏先祖。
据当地族谱记载,公元1265年,宏基公从福建莆田迁入浙江瑞安,见四顾山下山明水秀,遂定居下来,开始繁衍生息,开创了大名鼎鼎的“四顾山金氏”。后子孙枝繁叶茂,便分迁到山坑、周湾、尾垟下、分水岩、东坑、西坑等地居住。上一次修谱入谱人口18000人,其中四顾山村1400人、山坑村500多人。
祭扫仪式上,金云山副主席代表“世金总会”高度评价了宏基公开拓奋进的功勋,号召金氏后人秉持先祖遗范,共同繁荣金氏家族。
聚会:馈赠礼金助活动
中午,从各地赶过来参加祭扫活动的近600位宗亲,把四顾山村金氏宗祠挤得满满。值得一提的是,旅居加拿大多伦多的金朝黄也回国参加祭祖,义乌瑞安商会会长金祝海等年轻人也纷纷回乡,江苏宜兴金裕发、骆八娟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千里迢迢回到祖居地参加祭祀,场面十分热烈。
会上,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金松应邀上台发言,畅谈组织祭祀先祖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意义。总会副主席金瑞国、潮汕金氏宗亲会会长金沛光分别代表总会和分会,向四顾山金氏宗亲赠送总会会旗和分会会旗。金云山副主席还代表“世金总会”向四顾山金氏祭祖活动馈赠礼金1万元,表达“世金总会”对宏基公的敬意,对四顾山金氏的谢意。《金氏世界》编辑部和《潮汕金报》编辑部也现场赠阅报刊,传递总会和分会相关信息。
参观:见证金氏功德心
下午,“世金总会”代表团一行在浙江奥光集团总裁金锦棉等宗亲的陪同登上四顾山,参观由金氏族人捐建的佛教名刹——金斗寺,见证金家人的功德心。
金斗寺位于瑞安市湖岭镇四顾山,坐靠连绵层峰,毗邻连将山,左右龙虎山盘踞相守,远对崇山峻岭岭,黄金滴翠,淙淙流水,云江之源。极目芳庄,金川诸乡美不胜收。金斗寺于大清同治年间,金氏望族琴棋公,首探灵山佳境,立意在此建寺修禅。于是远赴苏,杭等地化缘筹集资金。于1910年建成金斗寺三间石殿,从此香客游人,络绎不绝于此。几经风雨,时过境迁,香火渐渐冷落。直至改革开放、党的宗教政策落实,奥光集团总裁金锦棉和浙江瑞麟公司总裁金麟叔侄大发菩萨心,带头重建了金斗寺大雄宝殿,同年铺筑环山车路。为了寺院更好的开展佛事活动,金锦棉代表全寺信众邀请印悟法师担任金斗寺住持。2009年.印悟法师应邀任金斗寺住持。金斗寺目前已经成为佛教和旅游胜地。
另据介绍,金锦棉宗亲从2004年开始,设立助学金,资助金氏家族孩子读书,已经奖学、助学500位金门学子,发放奖学金、助学金200多万。
走访:缅怀先贤爱国情
离开了金斗寺,金云山、金瑞国一行驱车走进了西坑村拜访温州市委原副书记金邦清宗贤,随后到瑞安市芳庄乡山坑村金氏宗祠,听当地族长介绍爱国华侨金天放和共和国烈士金银华的事迹。
山坑村位于瑞安市芳庄乡与湖岭镇接壤处,是芳庄乡治所。据山坑村碑记载:“1777年,金姓彭城郡48世之德齐、惠、璞自四顾山迁入,山坑之大姓也。”山坑村民风淳朴,名人辈出。
族贤金天放(1901.6.2—1961.12.12),讳余衡,字天放,1924年12月,出任新加坡道南学校校长,同谢寿康、陈岳书发起创立新加坡温州同乡会(温州会馆)。1937年,日军入侵中华后,陈嘉庚出任“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”主席,公被推举为太平埠分会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,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精英,后又转战缅甸,颇得各方华侨赞许,获当地华侨赠送之“惠我侨民”银盾。新中国成立后,公任云南省侨联主席。公一生胸怀坦荡,声名远扬内外,山坑村民众自发捐资建造“金天放纪念亭”,以供人瞻仰。
金银华(1951.3—1982.3),山坑村人。1982年3月9日在福鼎制药厂大火灾中,为抢救国家财产,光荣牺牲,时年仅31岁,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。他的事迹曾被写入浙江省小学语文课本。
有关这次瑞安之行更多更新资讯,将在《金氏世界》做进一步报道,敬请留意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