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氏家训解读与故事
□常州 金明德
一、金氏家训
根据常州树德堂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木刻版《金氏宗谱》(全12卷)第一卷所载,金氏家训分为“家规”和“传家七要”两类,摘要如下:
(一)金氏家规(七项):
“孝父母;敬长上;和兄弟;教子孙;睦宗族;别夫妇;正名分”。
(二)金氏传家七要:
“一要孝顺父母;二要择师教子;三要亲族和睦;四要置买田产;五要整饬(chì)门庭;六要克勤克俭;七要忍耐保身”。
二、金氏家训解读
(一)家规解读
金氏家规前五项通俗易懂,无需解释。 第六项“别夫妇”中的
“别”,不是告别、分别的意思,而是指在家庭生活中,夫与妇从生理到心理、从能力到责任,都要根据各自自身条件和特长的区别,以及由此决定的家庭分工来各司其责。正如《金氏宗谱》(下称宗谱)所说:“正身以率之,使男正位乎外、女正位乎内……吾族有志于齐家治国者”都应该遵守这个分工规则;
第七项“正名分”。这里的“名分”是指各人所处的辈分、地位和职责;“正”就是指要摆正位置,遵守规矩,维护正常的秩序。宗谱云:“一族统摄莫大于名分。安于名分而相让,则族之风尚美;违于名分而相抗,则族之风尚乖(坏)”。
(二)传家解读
第一、二、三、六项道理浅显易懂,无需解读。
第四项“要置买田产”,具有明显的中国人传家特色和农业社会痕迹。意思是要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,必须置买土地、房屋等不动产,这是传家的必要物质条件;
第五项“要整饬门庭”。“整饬”指清理整顿的意思。这里有两层意思,一是指居住环境面貌上的清理整顿。宗谱云:“凡我子孙所居虽云陋巷,不可以陋巷而少安排;所处虽极荒郊,不可以居荒郊而忘修葺”;二是指精神上的清理整顿。包括整顿纪律、惩治不肖子孙等。
第七项“要忍耐保身”,是指面对坏人坏事,要讲究方式方法,不能莽撞冲动,要有涵养和韬略。正如宗谱所云“凡我子孙必须……我自守其和平”,在保证自身平安的前提下方能立足于世。
三、远祖金日磾恪守家训故事
话说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,有个以忠孝两而闻名天下的王侯叫金日(mì)磾(di),他出生于公元前134年,逝世于公元前86年。作为大汉朝中的一位少数民族“高级官员”,他数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为国家和民族事业操劳而英年早逝。他的后代继承他的家训和美德,连续七代辅佐大汉朝廷长达130年经久不衰,后世各朝各代又有大量杰出人物参政议政,得到执政当局褒奖无数,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家庭兴旺、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的辉煌篇章。
金日磾14岁时父亲休屠王便在民族征战中逝世,他和弟弟从此由母亲抚养教诲,家规甚严,深得汉武帝赞许。母亲病死后,汉武帝下诏在甘泉宫为她画像,题名“休屠王阏氏”,金日磾每次看见母亲画像都下拜且泣不成声。由于他人品端正,做事认真,被汉武帝从马监逐步提升为侍中、驸马都尉、光禄大夫,辅佐皇帝几十年从未出任何差错,还舍命救驾,帮助武帝平息了宫廷叛乱,因此以“忠诚笃敬、孝行节操”而闻名。
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都被汉武帝所宠爱,常在皇上身边玩耍。有一次,他看见长子从后面围住汉武帝的脖子,非常生气,儿子一边跑一边哭着说“爹爹发火啦”!汉武帝还责备他为什么对孩子发火。这个儿子长大后,依仗父亲的地位,行为不端,金日磾痛恨他破坏家训,便毅然整饬门庭,把这个不肖儿子杀了。汉武帝不知内情而大怒,金日磾叩头告罪,说明了严肃家规的原因和道理。从此汉武帝从内心更加尊敬金日磾。
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,汉武帝驾崩前留下遗诏,以平叛的功劳封
金日磾为秺(dú,古地名)侯,并嘱托他辅佐年幼的昭帝刘弗陵。金
日磾答应了嘱托但坚辞封爵。直到公元前86年九月初一,辅佐昭帝朝政一年多的金日磾病危,大将军霍光奏明汉昭帝再次为金日磾封侯,在病床边授予他侯爵封号及印绶。第二天金日磾病逝,终年四十九岁。汉昭帝亲自赐给安葬器具及坟地,为他举行送葬军队排列到茂陵的隆重葬礼,并赐谥号为敬侯。
金日磾和他的子孙后代皆因忠孝两全而闻名于世。历史评价他为巩固西汉政权、维护社会安定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不朽的功绩,为古代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开创了先河,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。
2015年6月10日于古运河畔安居退思斋
作者简介:金明德,男,1952年5月生于常州;中国民主同盟常州市委宣传调研处处长、副调研员,现退休;大学文化,高级经济师;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高级会员,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;江苏金氏宗亲联合会筹委会成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