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香莲:“金剪刀”的剪纸人生
谁能想到,她病退后,在与病魔长达近20年的搏斗中,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,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,佳作迭出,多次入选国内国际艺术大赛和大展,赢得了诸多显赫的头衔与崇高的荣誉。这位老人就是被誉为“金剪刀”的庆阳民间剪纸艺术家金香莲。
金香莲,女,1940年生于甘肃庆阳市,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,小学高级教师,她自幼生在一个剪纸世家,妈妈、外婆都是陇东有名的剪纸高手,她们剪的《生命树》、《抓髻娃娃》尤其为乡亲们喜爱。也许缘于家庭艺术的熏陶,小香莲自小就拿起了剪刀,把一张张纸变幻成了一个个花鸟、一个个人物、一个个动物。参加工作后,她一边教书育人,一边师承家训,习剪学绣,业余创作至文革前,已有60余幅作品被甘肃省群艺馆收集,部分作品被编入《甘肃省民间艺术选编》。文革期间,她被打成了反动权威,一度终止了创作。改革开放后,她迎来了文艺的春天,再次欣喜地拿起了神圣的剪刀,不料,丈夫在她38岁那年因病去世了,留下了3个年幼的孩子,最大的只有16岁,最小的才10岁,家庭的重担一下落在她一个人身上。这期间,她既要忙工作,又要抓养孩子,不得不放下了心爱的剪刀,10年过去了,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,金香莲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,再次拿起了心爱的剪刀,然而,噩运又一次降临到她的身上,这位曾荣获过甘肃省先进体育工作者、甘肃省优秀少年辅导员的优秀园丁,却在她48岁时患上了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。无情的现实摆在面前,她不得不提前病退,离开了深爱的讲台和学生。病休后,一向坚强的她突然跌进了痛苦的深渊,她怎么也想不通,正当英年的她,还有很多事要干,怎么就会患上这种病。这种病,在医学上基本上给自己判了死刑,是死是活,这个问题老在金香莲的脑海里浮现。
1988年,金香莲回到了农村老家,她又看到了熟悉的民风民俗,乡亲父老,他们那种生命不息、奋斗不止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她,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与小时候外婆经常剪的《生命树》何其相似。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,繁衍图腾的根。于是,她重新拿起了剪刀,用艺术同病魔作斗争,她从为乡亲春节剪窗花、为新人布置新房剪双喜花开始,剪一些民间喜爱的日月星辰、花鸟虫草等作品。一时,乡亲们知道乡间来了一位剪纸女能手,求剪纸的人多了起来。她的生活不再寂寞孤独,她总是拖着羸弱的身体,满足每一位剪纸爱好者的需求。
金香莲是一位知识女性,她无时不在关注着火热的现实生活,祖国的日益强大更是牵扯着她这颗赤子之心。1997年7月1日,当香港回归祖国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来时,金香莲的心久久不能平静,她拿起了外婆传下来的一把小剪刀,剪成了构思已久的《迎回归》这幅作品。作品中的牛、天安门、中银大厦、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、香港《基本法》,全副武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将士、和平鸽等均蕴含深意,这副剪纸获得庆阳地区首届妇女书画一等奖,并在多家媒体上刊载。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,金香莲作为一名退役的老运动员,又一次用剪刀表达自豪的心情,创作了剪纸《迎奥运》。把奥运五环、火炬、以及50多个常设奥运会项目表现得活灵活现、淋漓尽致。在香港、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后,祖国大家庭就缺少台湾了,经过较长时间的构思,她又创作了大型剪纸——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。在一个中国版图中,代表祖国不同省市的34个身穿民族服装,活泼可爱的儿童簇拥在妈妈周围,表示全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和党的怀抱中幸福地生活着,妈妈望眼欲穿,等待最后一个归来的儿子——台湾,儿子正伸开双臂呼喊着奔向母亲。
农耕生活是金香莲从小就看到的一幅陇东民俗画,为了不让这幅传统的民俗画失传,让后代知道先辈们怎样生活,经过精心构思,2004年,她创作了大型剪纸《农耕生活》,画面上将耕种收割、去壳剥离、推磨碾米、铡草饲养、放牧牛羊、打水浇地、锄地拔草、纺织刺绣等陇东农家生活均反映出来,是一幅活生生的农耕民俗图。2005年,金香莲随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访法时,在巴黎当场即兴创作了《友谊长存》,画面是埃菲尔铁塔和长城,表达了中法友谊万古长存,被巴黎文化中心收藏。近年来,她又创作了《吉祥百虎》、《水浒一百单八将》、《三国演义》等50余米的长卷及挂轴、册页、剪纸册等系列作品6000余种。金香莲从一个绝症患者,经过近20年与病魔的顽强抗争,不但战胜了病魔,还成了一个拥有累累硕果的艺术老人,这不仅是一个生命奇迹,也是一个艺术奇迹。
【金氏档案】
金香莲,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、东西方剪纸艺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华民族促进会剪纸委员会委员、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、黑龙江省美协剪纸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庆阳民俗研究所研究员、第六届中国•黑龙江剪纸艺术节评委会委员。她先后被甘肃省民协、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命名为“甘肃剪纸艺术家”、“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”、中国民协、中国杭州清坊艺人节组委会法中艺术交流中心授予“新中国剪纸艺术家”、“中国十佳民间艺人”、“中欧文化艺术特使”等荣誉称号。
作品《迎回归》、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、《农耕生活》、《水浒一百单八将》等16幅剪纸作品分别在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、中国杭州清坊河艺人节、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强群英会、法国巴黎文化交流展等国内国际大展赛中荣获金奖12次,银奖3次,铜奖3次;同时获得了中国黑龙江第五届剪纸艺术节“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”;2005年应邀参加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赴欧洲德、法、意等九国考察、交流;2006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《中国剪纸艺术家金香莲剪纸作品集》。其作品、论文、传略被《中国剪纸选集》、《中国专家名人辞典》、《中国民间艺术家、艺术家列传》、《中国民间艺术家通鉴》等10多部国家级书刊编入。其中《祝寿图》、《友谊长存》、《农耕生活》等10多件作品被中国现代文学馆、法国巴黎文化中心、德国专家杨森•英丽等机构和友人收藏。


(原载2014-3期《金氏世界》)